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

成都军区副司令,在西藏视察时遇难,享年63岁,司令员因此被免职

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25日 20:19 0 admin

美国人的新飞机,第一回用就出了大事。一个将军当场就没了,都说是天气不好,可他们偏要飞。

活下来的那个叫张太恒,死去的那个是张德福。这事,让活着的人心里堵了一辈子,再也没解开。

后来,张太恒被调去了南京军区当副司令。从成都军区司令的位置上调走,没人说他是升了,也没人敢说他是降了。一张通知下来,他就去了,没多说一句话。

到了南京,他话变得特别少。有人说,他心里头有事,一件关于张德福的大事,压得他喘不过气。

很多年以后,张太恒在济南军区当司令。有一次搞演习,司令部的人劝他,让他留在后方,打打电话指挥就行了。他不同意,非要去最前头。

他说:“坐在指挥部能看见啥?得下去看看。”

这话……和张德福当年说的一模一样。那个叫张德福的人,脾气倔,总爱说:“不下去看看,心里不踏实。”

两个老的,都是从战场上活下来的。中央军委把他们俩放到成都,就是觉得他们能压得住场子。

成都军区副司令,在西藏视察时遇难,享年63岁,司令员因此被免职

一个是从41军出来的,一个是从28军出来的。在成都共事之前,两个人根本不认识,连话都没说过几句。

张德福,1928年生。

张太恒,1931年生。

那一年是1991年,部队刚发了新飞机,从美国人手里买的。

S-70C“黑鹰”直升机。

都说这飞机好用,高原上飞起来特别稳。张太恒和张德福就想着,开着新家伙去西藏转一圈,看看边防的情况。

这一趟任务,跑了一个多月。

到了6月中旬,他们准备从西藏的一个机场飞回成都。

准备走的那天,是1991年6月16日

天气糟透了!云层压得特别低,风在山沟里呜呜地叫,到处都是大雾。三架黑鹰直升机就那么停在跑道上,等着命令。

飞行手册上写的清清楚楚,这种天气,不能飞!那本册子不是拿来看的,是拿命换来的经验。

可命令还是下来了,必须飞。

为什么非要飞呢?有人说他们觉得新飞机厉害,能扛得住。也有人说任务急,必须准时回去。。。。。。谁知道呢?

后来,张太恒一个人在办公室里,对着身边的人说过一句话:“是我坚持要飞的,德福跟着我走了。”

说完这句,他就再也没提过这件事。一个字都没有。

三架飞机起飞了。张德福坐的是03号机。起飞以后,三架飞机走的航线不一样,分开了飞。张太恒坐的那一架,先到了成都。

到了成都,他开始等。

等了很久很久。。。。。。03号机一直没有消息。信号,彻底断了。

出事了!

搜救队马上就派出去了。找了两天,终于在一条很深的峡谷里,看到了飞机的碎片。飞机撞得稀巴烂,零件和残骸到处都是。

成都军区副司令,在西藏视察时遇难,享年63岁,司令员因此被免职

现场惨不忍睹,搜救的人什么也做不了,只能把遗骸收起来。

飞机上总共13个人,连着张德福在内,一个都没活下来。

那个开飞机的飞行员叫国逢仁,是飞高原的老手,技术非常好。他当然知道这种天气飞有多危险。可是,命令就是命令。他的家人接到通知的时候,只知道是出了事故。

他也成了13个人中的一个。

事故调查报告后来出来了,说飞机是遇到了强烈的、没办法预测的下沉气流,一下子失控,直接撞上了山崖。

这事之后,出了一份通告,说张德福是“因公殉职,影响深远”。这个说法,不常见。但到底有什么深远的影响?没人解释。

张德福被追认成了烈士。

这件事,没有任何人受到处分。

那片撞了飞机的峡谷,后来很多年都没人再进去过。风还是那样吹,石头还是那样立着。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,又好像所有事都留在了那里。。。。。。

张德福自己总说一句话:“干咱们这一行的,怕死就别干了。”

他确实没怕过死。年纪大了,身体也不好,可他偏偏就要往高原上跑。别人拦都拦不住。

成都军区副司令,在西藏视察时遇难,享年63岁,司令员因此被免职

这件事,好像在张太恒心里打了一个死结,一辈子都没解开。他后来身体一直很不好,但工作一点都没放下。

张德福走了,张太恒也走了,那架美国飞机也成了一堆废铁。只剩下一些零零碎碎的话,和一堆再也没人问的问题。

时间把一切都盖住了。

写到最后


两个人,一个司令,一个副司令,在去成都之前,他们甚至都不认识对方。一个命令,就把两个不相干的命运拴在了一起,飞向了同一个结局。这到底是谁的错?

发表评论

瑞纳视察 网站地图 Copyright © 2013-2024 瑞纳视察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