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

两岸代表团爆发冲突,大陆人员受伤,国民党大难临头却附和民进党

热门资讯 2025年07月26日 03:43 0 admin
两岸代表团爆发冲突,大陆人员受伤,国民党大难临头却附和民进党

近日,在成都世大运跆拳道男子团体决赛后,中华台北队取得银牌。

在现场颁奖结束后,一封由台湾当局体育部门拟定的“贺电”被突然递交,试图在国际媒体关注下由“官方代表”送至中华台北运动员手中。

问题在于,这封贺电措辞明显未遵守国际大体联自1987年起确立的“奥运模式”——即台湾地区必须以“中华台北”名义参加赛事,也不得展示任何不符合“一个中国”原则的旗帜、名称或文宣。

两岸代表团爆发冲突,大陆人员受伤,国民党大难临头却附和民进党

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指出,正是由于贺电内容违规,大陆代表团依法上前进行核实,却遭遇台方陪同人员推搡,导致一名大陆工作人员右手受伤。

尽管大陆方面在事后尽量淡化处理,并未扩大事态,强调事件起因在于台湾当局刻意挑战“一个中国”底线,违反国际体育组织规定,但岛内亲绿媒体第一时间却将矛头指向大陆,指责大陆“粗暴对待台湾代表团”,并快速将其上升为两岸政治争端。

要知道,这已不是民进党第一次在岛内选举前炒作“大陆打压”议题,回顾过去数次大选与重要政治节点,从2018年“九合一选举”前夕的所谓“共谍案”、2020年“反送中”浪潮下的“渗透论”,再到2022年地方选举前的“认知战”炒作,几乎每一次都充满了“大陆威胁”色彩。

两岸代表团爆发冲突,大陆人员受伤,国民党大难临头却附和民进党

这一次也不例外,此时正值岛内备受关注的大规模罢免投票临近,涉及多个绿营关键政治人物,民进党迫切需要一场“危机”来激发绿营支持者的投票热情,“贺电风波”恰好成为了可操作的舆论突破口。

在事件被放大后,赖清德、吴思瑶等民进党要员迅速站台发言,将事件定调为“大陆蓄意羞辱台湾代表团”,随后,陆委会更是发表声明称“让全世界都看笑话”,言辞激烈,刻意渲染民族情绪,这一操作套路,与历次选举前对大陆抹黑操作如出一辙。

两岸代表团爆发冲突,大陆人员受伤,国民党大难临头却附和民进党

而在这场风波发生之际,台湾多数舆论场却失去了冷静,连本应立场相对中立的媒体也纷纷选择跟风炒作,鲜少有媒体还原完整事件过程,更未见深度调查。

要知道,在国际体育组织的规章中,“一个中国”原则仍然是主导规范,国际大体联、国际奥委会、亚奥理事会等均明确坚持“中华台北”模式,这意味着,台当局的“突破”往往只能通过临时插曲或规则边缘行为实现,极易引发争议。

这也导致台湾每每出现“外事冲撞”时,岛内舆论总陷入“被欺负”的焦虑情绪中,这种情绪被政客巧妙引导之后,往往演变为民粹主义的推动“契机”。

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部分国民党人物也跟着表态支持民进党的说法,仿佛在一夜之间丧失了对“事实”的坚持,包括朱立伦、蒋万安、卢秀燕、侯友宜等蓝营要员,均在第一时间发表谴责大陆的言论,似乎害怕在民族情绪高涨之下被贴上“亲共”标签。

两岸代表团爆发冲突,大陆人员受伤,国民党大难临头却附和民进党

在政治学视角中,这种“舆论一致化”的现象往往意味着岛内政治生态已被情绪所绑架,理性被情绪取代,事实被操控所扭曲,而这种局面,恰恰正中民进党“危机动员”的下怀。

以朱立伦为例,作为国民党主席,在面对两岸争议时既没有为大陆代表团澄清事实,也没有对岛内的政治操弄提出质疑,反而轻易附和民进党说法,引发蓝营支持者不满。

“不分是非、不敢坚守底线,是国民党最大的问题”,一位蓝营台中基层干部直言。

政治不进则退,当国民党选择在关键议题上保持沉默或随波逐流时,它实际上正在失去作为“政权替代者”的公信力,你们认为呢?

发表评论

瑞纳视察 网站地图 Copyright © 2013-2024 瑞纳视察. All Rights Reserved.